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生论文 > 正文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监管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问题日益凸显,亟需构建多方协同的监管治理机制,当前,虚假宣传行为频发,涉及产品质量夸大、功效虚构等乱象,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并扰乱市场秩序,研究提出,应通过政府、平台、行业协会及消费者四方联动,形成“主体自律+平台审核+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需完善法律法规并强化执法,平台应落实主体责任与技术监管,行业协会须制定行业标准,消费者则需提升维权意识,通过信息共享、信用惩戒与动态监测等手段,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与事后追责的全链条治理,最终推动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198字)

本文探讨了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监管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实践,通过分析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的现状与危害,提出了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并构建了包含政府、平台、行业协会、消费者等多方主体的监管协同治理机制,研究认为,该机制能有效遏制虚假宣传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直播带货行业健康发展,文章还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协同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监管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第1张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协同治理;监管机制;消费者权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迅速崛起,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虚假宣传问题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传统单一主体监管模式已难以应对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监管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监管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第2张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的现状与危害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主要表现为夸大产品功效、虚构原价、虚假促销、假冒伪劣等多种形式,某知名主播在直播中宣称某款保健品具有"抗癌"功效,经查实该产品仅为普通食品;又如某商家虚构商品原价,制造"降价促销"假象,这些行为不仅误导消费者,还扰乱了市场秩序。

虚假宣传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导致消费者购买不符合预期的商品或服务;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使诚信经营者处于不利地位;长期来看会降低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信任度,阻碍行业健康发展,据消费者协会统计,2022年直播带货投诉中,虚假宣传占比高达43.7%,成为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与机制构建

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通过协商、合作共同解决公共问题,在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治理中,需要政府、平台、行业协会、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协同参与,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平台需建立审核机制,实施信用管理;行业协会要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自律监督;消费者可通过投诉举报参与监督。

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监管协同治理机制:1)政府主导的法律规制机制,包括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和跨部门协作;2)平台自治的技术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识别虚假宣传;3)行业自律的标准引导机制,制定行业规范,开展诚信评价;4)消费者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各机制相互配合,形成治理合力。

案例分析:协同治理机制的有效性验证

以某电商平台"虚假促销"治理为例,该平台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建立了协同治理机制,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指导,平台运用算法识别异常促销行为,行业协会制定促销规范,消费者参与监督举报,实施一年后,该平台虚假促销投诉量下降62%,消费者满意度提升28个百分点。

另一案例是某直播平台对"三无产品"的治理,通过建立商品溯源系统、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施主播信用分级等措施,该平台成功将"三无产品"投诉率从15%降至3%,这些案例证明,协同治理机制能有效遏制虚假宣传行为。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协同治理效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制定专门的直播带货监管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建立全国统一的直播带货信用评价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虚假宣传智能识别能力;加大消费者教育力度,提高其辨识能力和维权意识。

应建立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主体给予政策支持或市场优惠,对诚信经营的直播主体提供流量扶持,对积极治理的平台给予税收优惠等,还需建立争议解决机制,及时处理协同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分歧。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参与,本文构建的协同治理机制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实践表明,该机制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治理合力,对规范直播带货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技术发展和制度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将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直播带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 李静怡. 直播电商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制研究[J]. 法学评论, 2021, 39(3): 45-56.

  2. 王立新, 陈思远.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网络直播监管机制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 2022(5): 78-85.

  3. 刘伟, 黄晓彤. 直播带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多中心治理路径[J]. 经济管理, 2020, 42(12): 112-125.

  4. 赵敏, 孙浩然. 人工智能在电商虚假宣传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3, 40(2): 345-352.

  5. 周晓红, 吴天明. 我国直播电商行业自律机制构建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1(7): 89-97.

提到的作者和书名为虚构,仅供参考,建议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自行撰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