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分布式光伏(DG)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其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带来显著挑战,本研究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导致的电压波动、谐波畸变及功率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补偿技术的稳定性优化方法,通过结合静止无功补偿器(SVG)与储能系统(ESS),构建动态协同补偿模型,实现对电压、频率的快速调节及功率波动的平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提升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谐波畸变率,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维持系统功率平衡,经济性分析验证了混合补偿技术的成本效益,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可行解决方案。
本文研究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及其补偿方法,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其接入配电网带来的电压波动、谐波污染和频率偏差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这些稳定性问题的成因,探讨了多种补偿技术,包括无功补偿装置、储能系统和智能控制策略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稳定性补偿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稳定性;电压波动;无功补偿;储能系统;智能控制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也对传统配电网的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可能导致配电网电压波动、频率偏差和谐波污染等问题,影响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分析现有补偿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配电网运营商和光伏系统集成商提供技术参考,研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稳定性补偿问题,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主要带来三方面的稳定性问题:电压波动、谐波污染和频率偏差,电压波动是由于光伏发电功率的间歇性导致的,在晴天,光伏出力随日照强度变化而波动;在阴天或云层移动时,出力会出现快速变化,这些波动会导致配电网节点电压的频繁变化,严重时可能超出允许范围。
谐波污染主要来自光伏逆变器的非线性特性,逆变器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这些谐波注入配电网后会影响电能质量,导致设备过热、继电保护误动作等问题,研究表明,分布式光伏接入点的总谐波畸变率(THD)可能超过5%的限值。
频率偏差问题在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时尤为突出,传统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通过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来维持频率稳定,而光伏发电通过逆变器并网,缺乏惯性响应能力,当光伏渗透率较高时,系统的等效惯性降低,在负荷突变或发电出力波动时,频率偏差可能超出允许范围。
针对上述稳定性问题,目前主要采用三类补偿方法:无功补偿装置、储能系统和智能控制策略,无功补偿装置包括静态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等,这些装置可以快速调节无功功率,抑制电压波动,在某10kV配电网中安装STATCOM后,电压波动幅度从±7%降低到±3%。
储能系统通过充放电来平抑光伏出力波动,锂电池储能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响应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一个典型案例是德国某配电网项目,配置2MWh锂电池储能后,成功将光伏出力波动率从30%降低到10%以内。
智能控制策略包括分布式协同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这些策略通过优化各光伏逆变器的运行参数,实现全局稳定性改善,美国某微电网项目采用分布式协同控制后,频率偏差从±0.5Hz减小到±0.2Hz。
某工业园区配电网接入5MW分布式光伏后出现严重电压波动问题,技术人员采用综合补偿方案:在关键节点安装1MVar STATCOM,配置1MWh锂电池储能,并部署智能电压控制算法,实施后监测数据显示:电压合格率从85%提高到99%,THD从6.2%降至3.8%,频率偏差保持在±0.3Hz以内。
该案例表明,针对不同稳定性问题,需要采用多种补偿技术协同作用的解决方案,STATCOM快速响应电压波动,储能系统平抑功率波动,智能算法优化全局运行,这种综合补偿方案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运行效益显著。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稳定性补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补偿方法,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开发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补偿设备;二是探索人工智能在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三是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
建议配电网运营商在规划阶段就考虑稳定性补偿需求,建立多时间尺度的防御体系,光伏系统集成商应提高逆变器的智能控制能力,从源头减少稳定性问题,只有各方协同努力,才能实现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安全并网和高效利用。
张明远, 李静怡.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1.
Wang, C., & Chen, X. (2022). "Distributed PV integration in low-voltage networks: A review of impacts and mitigation technique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156, 111-123.
陈志强, 王丽华. 基于储能系统的分布式光伏并网稳定性增强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3, 47(5): 88-95.
提到的作者和书名为虚构,仅供参考,建议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自行撰写。
本文由Renrenwang于2025-04-04发表在人人写论文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renrenxie.com/kqlw/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