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论文 > 正文

论以文言文撰毕业论文之可行性及其实践方法

本文探讨以文言文撰写毕业论文的可行性及实践路径,从可行性角度,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其运用可彰显学术传承价值,尤其适合文史哲专业;但需平衡现代学术规范与文言表达特性,避免因语言形式影响内容严谨性,实践方法上,建议分三步:其一,夯实文言基础,精读《文选》《古文观止》等典籍;其二,构建"文白双轨"写作框架,先以白话梳理逻辑,再转化为文言;其三,建立师生协作机制,由导师把关学术性,语言专家润色文辞,文中强调需规避"以辞害意"之弊,主张内容重于形式,最终实现学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

今之学子,多习白话为文,然文言文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本文探讨论文以文言写作之可行性,析其利弊,举实例以证之,并附实践之法,以启后学。

论以文言文撰毕业论文之可行性及其实践方法  第1张

文言文之价值

文言文者,简练典雅,传承千年,昔者司马迁作《史记》,韩愈著《师说》,皆以文言传世,今人若能用之,既可彰学问之深,又可显文化之自信,然今之教育,重白话而轻文言,致学子多不能精熟,然则,以文言撰毕业论文,非不可为,但需审慎。

文言文写作之利弊

论以文言文撰毕业论文之可行性及其实践方法  第2张
  1. 彰显功底:文言文需深厚积累,用之可显学识。
  2. 传承文化:文言乃传统之载体,用之可继往开来。
  3. 独特风格:白话论文多雷同,文言可独树一帜。

  1. 理解障碍:师者若非专攻古文,或难评阅。
  2. 表达局限:现代学术术语,文言或难尽述。
  3. 耗时费力:文言写作较白话更费时力。


某生以文言作《论人工智能之发展》,师者赞其文采,然批曰:“术语多晦涩,需辅以白话注释。”此例可见,文言论文需权衡表达之清晰与文风之典雅。

实践之法

  1. 循序渐进:先以白话成稿,再转文言,免失原意。
  2. 术语处理:新词如“算法”“大数据”,可保留原词,或创文言新解。
  3. 请教专家:成文后,需古文功底深厚者校阅,免生谬误。


“机器学习”一词,或可译为“机习之术”;“神经网络”或作“神络之网”,然此译法需学界共识,不可臆造。

相关问题举例

  1. 学术规范:若校方无明文禁止,文言论文或可尝试,然需提前沟通。
  2. 答辩挑战:答辩时若用文言陈述,恐听众难解,需备白话讲稿。
  3. 文献引用:现代文献多白话,若引文言,需注意体例统一。


某校历史系曾允一学生以文言文答辩,然要求附白话摘要,此例可见,灵活变通为关键。

文言文论文,可行然非易事,需量力而行,兼顾学术之严谨与文辞之美,若得师者首肯,自身功底扎实,不妨一试,既成一家之言,亦弘文化之粹。

拓展分析
文言写作在当代学术中的意义不仅限于形式创新,更关乎文化自觉,如日本学者仍有用汉文撰论者,韩国历史文献亦存汉文传统,反观中国,白话虽利普及,然文言断层之忧不可不察,毕业论文为学术训练之终章,若能以文言成之,或为复兴传统文化之一途,然此道非人人可行,需教育者导其先路,学界立其规范,庶几可成风气。

相关建议

  1. 高校可设文言写作选修课,为有意者奠基。
  2. 学术期刊可开辟文言专栏,鼓励多元表达。
  3. 师生共议文言论文评价标准,避免争议。


文言论文,如古调新弹,知音虽少,其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