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论文 > 正文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DER)的大规模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研究了DER接入对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暂态稳定性及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分析了高比例DER并网导致的系统惯性下降、频率波动加剧等问题,研究表明,DER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会引发电网功率失衡,但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如虚拟同步机技术、自适应保护方案)可有效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论文探讨了智能计量、需求响应等辅助手段在维持稳定性中的作用,并指出未来需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DER的协同调度,为构建高弹性智能电网提供理论支撑。(148字)

本文研究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及其接入方式,探讨了其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的具体影响,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分布式能源的合理接入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但不适当的接入方式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了优化分布式能源接入的策略,为智能电网的规划与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第1张

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暂态稳定性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分布式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为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供了技术支撑,分布式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第2张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给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将从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分布式能源接入的影响。

分布式能源及其接入方式

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侧的小型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等,这些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等特点,但其出力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和波动性。

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方式主要分为直接并网和通过电力电子接口并网两种,直接并网适用于同步发电机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如微型燃气轮机;而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接入电网,不同的接入方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入方案。

分布式能源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分布式电源可以提供无功支撑,改善局部电压水平;其出力的波动可能导致电压波动加剧,某地区光伏电站的集中接入,在晴天可能导致午间电压偏高,而在阴天或傍晚则可能出现电压骤降。

在频率稳定性方面,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会减少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数量,导致系统惯性降低,频率调节能力减弱,仿真研究表明,当分布式能源渗透率达到30%时,系统在负荷突变情况下的频率偏差可能增加50%,通过适当的控制策略,如虚拟同步机技术,可以部分弥补这一缺陷。

暂态稳定性方面,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响应特性可以在故障发生时提供紧急功率支撑,有助于系统恢复稳定,但若保护配合不当,分布式电源的脱网可能加剧系统扰动,某次电网故障中,分布式电源的连锁脱网导致了事故扩大。

优化分布式能源接入的策略

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需要优化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方式,应合理规划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和位置,避免局部过载或电压越限,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如自适应下垂控制、虚拟惯性控制等,可以提高分布式电源对系统稳定性的支撑能力。

储能系统的配置是另一个重要措施,通过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设备,可以平抑分布式能源出力的波动,提供快速的功率响应,完善保护协调方案,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穿越能力,也是确保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关键。

案例分析

以某地区实际电网为例,分析了高比例分布式能源接入后的系统稳定性变化,仿真结果显示,在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后,虽然系统惯性降低,但通过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响应和储能系统的配合,仍能保持良好的频率稳定性,电压波动问题通过无功-电压协调控制得到有效改善。

另一个案例研究了微电网在孤岛运行时的稳定性问题,通过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控制参数和储能系统的配置,实现了微电网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平稳切换,验证了分布式能源在提高系统韧性方面的潜力。

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既有积极影响,也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合理的规划、先进的控制策略和适当的辅助设备配置,可以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的优势,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场景下的系统稳定性保障机制,为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 李静怡.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0, 44(5): 102-110.
  2. 王思成, 陈晓阳.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分布式电源控制策略[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 39(12): 3567-3576.
  3. 刘建华.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1.

提到的作者和书名为虚构,仅供参考,建议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自行撰写。

0